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十大报告专家解读⑤|成长春: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党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大国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主动作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部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一、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关系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必须要回答好的一个重要课题。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发展。
新发展格局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应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新发展格局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这是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关键,同时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国内超大规模市场这一基础保证。因此,经济发展格局要从外向型经济主导,转向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良性互动,发挥两个市场两类资源优势,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外部市场和环境保障。
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以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以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以开放发展解决内外联动问题,以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对于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深刻理解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变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旧模式为“以内为主、内外兼修”的新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优势在于我国人口众多和国内超大市场规模。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是由众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依托人口数量、国土空间、经济体量、统一市场等条件,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显著优势,这既为我国应对不确定性因素提供了充足有效的回旋余地,也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和强力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经济循环畅通无阻,本质上就是要打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梗阻,使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在我国发展现阶段,畅通经济循环最主要的任务是供给侧有效畅通,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国际实践和历史经验也表明,从引进吸收到原始创新,科技自立自强是创新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被其他国家“卡脖子”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是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每一轮的改革,总是伴随着新一轮的开放;更深层次的开放,总是推动着改革进一步迈向纵深。我们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扩大内需和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三、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企业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迫切需要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着力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